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发布电池回收行业报告
2024年12月12日,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Transport & Environment)发布《从废物到价值:欧洲电池回收的潜力》,主要分析了电池回收对欧洲资源自给自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欧洲电池回收的现状、潜力、影响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电池回收的重要性
减少资源依赖:欧洲电池需求增长迅速,回收废旧电池和生产废料可提供锂、镍、钴、锰等金属,减少对原始原材料的依赖,满足部分电池生产需求,如 2030 年可满足 11%-19% 的需求,2040 年可达 19%-53%。
应对环境挑战:降低采矿和提炼原始材料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如减少矿石开采量、降低碳排放等,如回收锂可减少锂矿石和卤水开采,回收电池生产的碳足迹低于从原始矿物中提取锂。
提升地缘政治优势:助力欧洲实现材料自给自足,支持当地经济,增强在关键矿产领域的自主性,如回收石墨可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二、欧洲电池回收现状
回收原料增长:欧洲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电池需求将大幅增长,废旧电池和生产废料将成为重要回收原料,2030 年起废旧电池回收量将显著增加,2035 年和 2040 年分别可达 170GWh 和 470GWh,且生产废料在 2030 年左右达到峰值后稳定,之后废旧电池将成为主要回收原料。
回收产能不足:目前欧洲回收产能约 100kt,到 2030 年需扩大 10 倍才能满足预期回收原料处理需求,已宣布的 34 个材料回收项目总容量约 780kt,但面临诸多风险,如项目复杂、成本高、融资和许可不确定等,约 44% 的项目面临重大风险或已暂停,亚洲企业在欧洲材料回收投资较少,多参与预处理阶段。
三、电池回收面临的挑战
回收率提升困难:火法冶金中锂和锰回收率低,需额外处理;湿法冶金虽选择性和效率高,但化学过程复杂,不过未来有望成为主导回收方法,政策、研究和产业支持应聚焦于此,以提高回收率,特别是锂、石墨等关键材料。
成本差异较大:欧洲回收企业面临财务压力、高能源成本和长项目周期,运营成本高于中国企业,如回收 NMC811 电池组欧洲成本比中国高 25%,回收 LFP 电池组欧洲成本比中国高 56%,主要源于电费、公用事业费和劳动力成本高,尽管有相关立法,但欧洲企业仍需更多支持以增强全球竞争力。
LFP 电池回收挑战:LFP 电池回收在技术上可行,可通过湿法冶金回收关键元素,如锂、铁、石墨等,且石墨回收在技术上也已可行,但由于其含有的有价值金属较少,回收经济性较差,依赖锂价格,欧洲应制定政策要求回收所有电池化学物质,建立处理不同电池类型的基础设施,并通过多种策略提高 LFP 电池回收的经济性。
四、政策建议
建立单一回收市场:在政策和资金流中优先考虑循环性,建立欧洲单一回收市场。
支持战略回收项目:优先发展回收战略项目,特别是符合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CRMA)及 2030 年 25% 回收基准的综合回收项目。
落实电池法规:有效且积极地实施欧盟电池法规中的循环性条款,确保所有电池化学物质达到回收效率目标,使本地回收企业受益于回收内容规则。
限制电池出口:将废旧电池和黑粉定义为危险废物,限制其出口,加强边境市场监管,通过特定 HS 编码监控贸易流动,以扩大回收产能。
简化运输和制定标准:新的循环经济法应简化欧盟内部废旧产品运输,制定二次材料质量标准,促进规模扩大和投资。
提供资金支持:欧盟创新基金、InvestEU、欧洲投资银行(EIB)和国家援助应像支持清洁技术一样,为回收和循环性项目提供资本支出(Capex)和运营支出(Opex)支持,重点关注商业化和技术差距,如锂、石墨等元素的湿法冶金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