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6.4条监督机构发布《可持续发展工具》
《可持续发展工具》(A6.4 - TOOL - AC - 001)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发布,主要涉及 Article 6.4 机制下可持续发展工具的相关内容,包括背景、目标、适用范围、实施流程、保障措施、可持续发展影响、验证与核查等方面,旨在确保相关项目和活动遵循 “不造成危害” 原则,促进可持续发展并助力实现 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巴黎协定》第 6.4 条机制规则、模式和程序(RMPs)通过后,监管机构需建立运行机制的要求和流程,确保活动符合社会和环境保障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A6.4 可持续发展工具(A6.4 SD Tool)应运而生,其目标是确保第 6.4 条项目和活动遵循 “不造成危害” 原则,推动可持续发展,为 17 个 SDGs 做出贡献。该工具适用于所有第 6.4 条活动,包括寻求过渡到第 6.4 条机制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活动,自 2024 年 10 月 9 日起生效,每 18 个月审查一次。
一、核心内容
1. 实施流程
工具概述:活动参与者需识别、评估、避免、最小化和减轻潜在风险,遵守环境和社会保障要素及标准,开展利益相关者参与活动,建立持续参与机制。
导航工具:分为环境和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影响、验证和核查三个关键部分。环境和社会保障部分聚焦于识别和减轻潜在负面影响,可持续发展影响部分关注活动对 SDGs 的正负影响评估,验证和核查部分概述了额外要求。
利益相关者参与:利益相关者可在活动注册前的本地和全球利益相关者咨询中提交问题和意见,活动参与者需考虑这些意见并修订相关表格,注册后需建立持续参与机制,相关文件需公开。
2. 环境和社会保障措施
风险评估:活动参与者需完成 A6.4 - FORM - AC - 015 和 A6.4 - FORM - AC - 016 表格,对 11 个要素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负面影响,评估风险,采取缓解措施,建立活动层面的环境和社会指标,避免、最小化和减轻风险。
监测程序:活动参与者需在 A6.4 - FORM - AC - 016 中描述监测程序,包括指标、数据单位、来源、监测方法和频率,注册后需监测并报告结果,指定运营实体(DOE)需在每次减排量发放请求时进行核查。
保障要素和标准:包括能源、空气、土地和水、生态和自然资源等环境要素,以及人权、劳工、健康和安全等社会要素,每个要素都有相应的描述和标准,活动需符合这些要素和标准,避免对环境和社会造成危害。
3. 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估与监测
影响评估:活动参与者需识别和评估活动对东道国可持续发展的潜在正负直接影响,考虑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优先事项以及 SDGs,建立活动层面的 SD 指标,监测并报告结果。
监测程序:在 A6.4 - FORM - AC - 017 中描述监测程序,包括指标、数据单位、来源、监测方法和频率,注册后按要求监测并报告,DOE 在每次减排量发放请求时进行核查。
4. 验证与核查要求
DOE 需验证活动信息的适当性、相关性和充分性,包括风险评估、指标定义、利益相关者参与等方面,确保活动符合要求,不造成危害并促进可持续发展,如有问题需提出纠正行动请求或提交偏差请求。
二、工具的关键要素与实施步骤
1. 风险评估
识别风险:通过完成 A6.4 - FORM - AC - 015 表格,依据 11 个要素及标准(如能源、空气、土地和水等),结合附录中的引导问题,全面识别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及潜在负面影响。
评估风险: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在表格中选择 “是”“可能”“否” 或 “不适用” 作为评估结果。如风险被评估为 “是” 或 “可能”,需进一步评估相关保障标准,描述风险性质、程度、相关法规及适用性,阐述风险缓解措施。
建立指标: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在 A6.4 - FORM - AC - 016 中确定活动层面的环境和社会指标,这些指标应确保活动不对环境或社会造成危害,可定量或定性,具备监测参数、接受标准、资源和责任估计等内容,且能在活动计期内进行监测。
2. 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估
明确目标和优先事项:活动参与者要确定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优先事项,包括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SDG 目标和指标等,在 A6.4 - FORM - AC - 017 中明确与活动相关的 SDG 特定目标和优先事项,以及未明确对应 SDG 的目标和优先事项。
评估受影响的 SDGs:参考 “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框架”,确定活动直接影响(正面或负面)的 SDGs,提供排除 SDGs 的理由,确保所选 SDG 与活动类型相关、影响直接、持续且可测量。
建立活动层面 SD 指标:针对每个受影响的 SDG,结合 SDG 目标和指标,建立活动层面的 SD 指标,确保指标符合 SDGs 的目标和意图,受活动直接影响、非一次性发生,并包含监测方法和频率等信息。若活动对 SDG 存在负面风险,需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是否建立指标,无法避免负面风险时需提供合规证据。
3. 监测与报告
环境和社会指标监测:活动参与者在 A6.4 - FORM - AC - 016 中描述环境和社会指标监测程序,包括指标、数据单位、来源、监测方法和频率(至少每年一次)。注册后按程序监测,在监测报告中报告结果,DOE 在每次减排量发放请求时核查。
SD 指标监测:在 A6.4 - FORM - AC - 017 中描述 SD 指标监测程序,内容与环境和社会指标监测类似。注册后按要求监测报告,DOE 同样在每次减排量发放请求时核查。
4. 利益相关者参与
咨询阶段:在活动注册前的本地和全球利益相关者咨询中,活动参与者需分享 A6.4 - FORM - AC - 015、A6.4 - FORM - AC - 016 和 A6.4 - FORM - AC - 017 表格,利益相关者可提交问题和意见,活动参与者需考虑并修订表格,将利益相关者输入和修订后的表格提交给 DOE 进行验证。
持续参与机制:活动注册后,活动参与者需建立持续参与机制,使利益相关者能对活动合规性发表意见,直至项目有效期结束。相关文件需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网站公开。
5. 验证与核查
验证:DOE 通过审查利益相关者咨询文件、采访当地利益相关者、审查东道国相关文件等步骤,验证活动信息的适当性、相关性和充分性,包括风险评估、指标定义、利益相关者参与等方面。若发现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且无法通过协商或缓解措施解决,DOE 将发出否定验证意见或提交偏差请求。
核查:DOE 核查监测报告中环境和社会指标及 SD 指标信息的适当性等,评估活动是否符合验证时的要求,如有偏差需提出意见,确认活动参与者是否按要求监测和报告,若发现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且无法解决,DOE 将发出否定核查意见或提交偏差请求。
三、相关方的责任与义务
1. 活动参与者
全面评估活动的环境和社会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最小化和减轻风险,确保活动符合环境和社会保障要素及标准。
积极与利益相关者互动,在活动各阶段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意见,及时修订相关文件,建立并维护持续参与机制。
准确识别和评估活动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建立合理的监测指标,按要求监测并报告结果,确保活动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2. 指定运营实体(DOE)
严格按照验证和核查标准,对活动参与者提供的信息进行全面、细致的验证和核查,包括风险评估、指标定义、利益相关者参与等各个方面。
运用专业判断,确保活动符合机制要求,不造成危害并促进可持续发展。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行动请求或提交偏差请求,保证活动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3. 东道国
依据自身法律法规以及国际相关文书,对在其境内开展的第 6.4 条活动进行监管,确保活动符合国家和国际的法律、政策要求。
明确本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优先事项及相关指标,为活动评估和实施提供依据,促进活动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协调一致。
4. 利益相关者
在本地和全球利益相关者咨询过程中,积极提交与活动合规性相关的问题和意见,为活动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通过持续参与机制,对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合规性进行监督,确保活动遵循相关要求,维护自身及社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