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预计2024年6月5日宣布对我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艾科森环境技术欧洲站整理的消息,欧盟委员会预计将提高中国电动汽车关税,预计临时关税将于2024年6 月 5 日公布,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将面临数十亿美元的新成本。但德国周刊本周三援引欧盟委员会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可能要在欧洲选举之后才会通知企业有关中国汽车进口关税的信息。
可能推迟到欧洲大选后一周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反馈,目前尚未做出任何决定。欧盟反补贴调查所针对的公司原本预计在 6 月 6 日之前收到决定,这符合此类案件的通常法律程序。政治决定尚未做出,但很可能在 6 月 10 日(正值我国端午节,欧洲大选后第二天)做出。那将是 6 月 6 日至 9 日举行的欧洲选举之后,也是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出席 G7 峰会之前。
欧盟贸易部门一直在调查中国对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疑似补贴,并将宣布征收关税以抵消对欧盟制造商的影响。冯德莱恩去年秋天宣布的调查时间表受到一系列法律限制和最后期限的约束。但几位贸易律师对将公告推迟到 6 月 6 日之后的可能性表示怀疑,因为反补贴调查规则明确规定,企业需要在第一轮关税生效的四周前得到通知,而第一轮关税将于 7 月 4 日生效。“我还没听说有哪个案件没有遵守四周的规定。但这当然不是一个正常的案件,”布鲁塞尔的一位贸易律师说。
该法律还提到了三周的缓冲期,这可能为委员会提供合法途径,将高度敏感的公告推迟到欧洲选举之后。律师们还解释说,违反任何一个期限可能不会导致法院推翻关税本身。
欧洲和中国都有希望达成协议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需要向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出口利润丰厚的产品,以抵消国内利润率下滑的影响,而德国汽车制造商则希望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并建立电动汽车合作伙伴关系,以降低成本。根据 2023 年的贸易数据,在现有的 10% 关税基础上,欧盟每增加 10% 的关税,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商将损失约 10 亿美元。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扩大对欧洲的出口,这一成本今年将会增加。
欧盟过去对中国进口的其他产品进行补贴调查时,曾对配合调查的企业征收约 9% 至 26% 的额外关税。分析师认为,电动汽车的关税大致在这个范围内。这些关税将从 7 月初开始征收,但可以追溯到之前三个月。
欧盟委员会警告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称它们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来回应欧盟委员会对补贴的调查。这可能为对这些公司征收更高关税铺平道路,而中国将以此为参考来对其他汽车行业征收关税。
行业组织表示,调查从一开始就存在缺陷,并要求提供中国汽车制造商无法提供的信息。一位了解调查情况的人士表示,其中包括宁德时代等供应商的详细信息,这些供应商并未参与调查。
中欧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欧洲汽车制造商已与中国较新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合作,以更便宜、更快速的方式将电动汽车推向市场。大众和宝马今年 4 月承诺投资超过 50 亿美元,扩大在中国的研发和生产。贸易数据显示,2023 年,德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汽车中近 29% 在中国销售。
欧洲是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最重要的海外市场。由于激烈的竞争挤压了中国市场的利润率,比亚迪等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欧洲的售价是中国市场的两倍多。分析师表示,这为吸收额外关税留下了一些空间。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也在欧洲投资。小鹏汽车本月进入法国市场。上周,在蔚来汽车阿姆斯特丹展厅的开幕式上,创始人李斌表示,这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将在欧洲开拓发展。
比亚迪正在匈牙利建设一家电动汽车工厂,并计划在欧洲建设第二家工厂。中国出口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奇瑞汽车正与西班牙 EV Motors 合作,在加泰罗尼亚开设其第一家欧洲工厂。中国第二大汽车出口商国有企业上汽集团正在寻找其第一家欧洲工厂。
全球最大的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已扩大其在欧洲的产能,其他中国电池供应商正在帮助法国打造“电池谷”。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今年4月访华时表示,欧洲人应该向中国施压,要求降低汽车进口关税,而不是挑起贸易争端。陪同朔尔茨访华的还有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的首席执行官,他们都反对贸易壁垒,并认为德国汽车制造商能够应对中国的竞争。
Stellantis 和零跑汽车成立的合资企业——这家法意汽车制造商将通过该合资企业在海外销售这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汽车——表明老牌汽车制造商能够根据中国是威胁还是机遇来做出判断。Stellantis 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 (Carlos Tavares) 在与零跑汽车合作之前曾呼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更高的关税,他本月表示,关税是“一个重大陷阱”。塔瓦雷斯在慕尼黑表示:“我们将努力成为中国人。面对中国的进攻,我们不会采取单纯的防御措施,而是希望成为中国进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