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发布《电子商务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综合工具箱》
2025 年 2 月 5 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欧盟电子商务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综合工具箱》,旨在应对电子商务进口带来的诸多挑战,推动欧盟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
一、电子商务进口的趋势与挑战
1、发展趋势
网购普及度高且持续增长:电子商务在欧洲消费者的购物方式中占据重要地位,70% 的欧洲人经常从卖家的电子商店或在线市场进行网购。同时,消费者对线上购物和销售的前景十分看好,76% 的消费者认为到 2030 年,这将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数字技术之一。
在线市场蓬勃发展:近年来,在线市场发展迅猛,国际和欧洲本土的企业纷纷崛起。这些平台商品种类丰富,价格低廉,购买流程简便,配送迅速,连接了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和卖家,推动了消费品国际贸易的发展。
低价值商品进口量激增:欧盟消费者直接进口的电子商务商品数量近年来急剧增加,且预计还会因低价值货物(价值不超过 150 欧元)的免税政策而持续快速增长。2024 年,欧盟进口的此类低价值物品达 46 亿件,相比 2023 年几乎翻倍,与 2022 年相比增长了两倍多,日均进口量高达 1200 万件。其中,91% 价值不超过 150 欧元的电子商务货物来自中国,2023 - 2024 年其数量从 19 亿件激增至 41.7 亿件,这与 Temu 和 SHEIN 等在线市场的快速扩张密切相关。
2、面临挑战
安全与产品合规问题:危险、假冒或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大量涌入,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尤其是儿童。消费者将不可信的在线卖家视为对个人影响最大的网络挑战之一。从具体产品来看,服装、化妆品、玩具等常见网购商品若不符合欧盟规定,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此外,犯罪分子还利用电子商务进口渠道分销非法物品,如毒品、爆炸物等,给社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可持续性问题:电子商务进口的快速增长对气候和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些在线销售的产品零售价格极低,未能反映其生产、运输和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这些产品质量往往较低,能源效率差,使用寿命短,难以修复,且多以单件包裹形式运输,碳排放量巨大。产品和包装在使用寿命结束后,还会给废物管理带来难题,由于未支付处理费用或材料难以回收,进一步加重了环境负担。
不公平竞争和竞争力下降问题:电子商务进口的增长加剧了市场竞争,但部分非欧盟卖家不遵守欧盟的产品安全、消费者保护和环境标准,规避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废物管理等方面的成本,从而在价格上获得优势,导致不公平竞争,使合规经营的欧盟卖家处于经济劣势。同时,知识产权侵权给合法企业带来了直接损失,如服装、化妆品和玩具行业因假冒产品每年销售额大幅下降。此外,非欧盟国家的卖家在低价值商品(不超过 150 欧元)直接销售给欧盟消费者时可享受关税豁免,进一步加剧了不公平竞争。
3、欧盟现有法律框架
欧盟建立了全面的法律框架,涵盖产品进口的整个生命周期,明确了各相关方的责任。非欧盟国家的卖家直接向欧盟消费者销售产品时,需确保产品符合欧盟的产品安全、消费者保护等法律法规,部分产品还需指定欧盟境内的责任经济运营商。在线市场无论是否位于欧盟境内,都需遵守《数字服务法》《通用产品安全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对平台上销售的产品负责,在特定情况下需承担销售不合规或危险产品的责任。
二、欧盟应对措施
1、结构改革
海关改革:鉴于欧盟电子商务进口量激增,现有海关处理能力不足,2023 年 5 月欧盟委员会提出海关改革方案。包括建立新的欧盟海关法典和海关管理局,取消 150 欧元的进口关税豁免,引入低价值货物简化关税待遇,扩大 “进口一站式服务”(IOSS)范围。改革后,在线市场和注册 IOSS 的卖家成为 “推定进口商”,负责缴纳关税和增值税,并向海关提供数据。同时,考虑征收非歧视性处理费,以应对监管成本;计划提前至 2026 年推进改革,加强海关监管能力。
环境保护:通过生态设计和能源标签要求,鼓励制造商创新,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实施《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条例》,制定相关工作规划,确定优先产品类别,明确可持续交付和退货运输等要求,禁止销毁特定未售出产品。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修订《废物框架指令》,将其覆盖范围扩大到纺织品和鞋类等产品。计划提出《循环经济法案》,进一步发展生产者责任延伸解决方案,加强环境执法合作。
2、针对性措施
海关优先控制区(PCA):针对通过在线市场购买、直接运往欧盟消费者且存在安全隐患和合规风险的第三国产品,设立海关优先控制区。海关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进口控制,评估产品安全性和合规性,打击非法货物贩运。对不合规产品采取暂停放行等措施,依据风险分析强化后续监管。该行动由海关专家组等提供支持,收集的证据将用于支持多部门协调执法,并为相关工作规划提供参考。
联合执法行动:依据相关法规,市场监管部门有权对线上销售的危险或不合规产品采取下架等措施。欧盟委员会借鉴 PCA 经验,发起产品安全协调活动(CASP),促进海关和市场监管部门合作,共同评估风险、确定纠正措施。同时,提议开展消费者安全网络联合产品测试活动,利用相关工具检查产品安全信息,加强海关实验室网络建设,支持开发打击非法产品的创新技术,筹备新的欧洲多学科打击犯罪威胁平台(EMPACT)。
3、强化立法执行
在线市场责任:《数字服务法》明确在线市场义务,要求其确保平台上销售的产品合规,建立通知 - 行动和投诉机制,禁止暗模式等不正当行为,履行 “了解你的商业客户” 义务,收集并核实卖家信息。欧盟委员会加强对该义务执行情况的监督,对违规平台如 SHEIN、亚马逊、速卖通和 Temu 等展开调查,与各国主管部门合作,支持建立相关工作组,评估该法与其他法律的相互作用。
贸易商和其他在线企业责任:贸易商需遵守欧盟消费者保护法,在线市场也受相关规定约束,禁止不公平商业行为。欧盟委员会计划提出《数字公平法》,加强消费者保护。通过消费者保护合作网络(CPC)协调行动,对违规电商企业进行调查,如对 Temu 的调查涵盖《数字服务法》和消费者保护法相关内容。
争议解决:新的产品责任框架将于 2026 年底生效,确保在制造商不在欧盟的情况下,消费者也能获得赔偿。欧盟委员会提议修订《替代性纠纷解决指令》,以适应数字时代需求,促进在线市场和行业协会提供高质量的纠纷解决程序。
拓展商业机会:《数字市场法》为替代企业创造机会,要求守门人提供数据可移植性和访问权限。欧盟委员会优先执行该法,监督守门人行为,确保其遵守规定,促进电子商务领域公平竞争。
4、提升监管能力
数字产品护照(DPP):欧盟委员会优先实施 DPP,依据相关法规,未来多数在欧盟市场销售或投入使用的实物产品将需配备 DPP,其将提供产品多方面信息,提高透明度和可追溯性。DPP 与海关相关系统结合,简化监管工作,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安全性。
数据库与网络爬虫:整合现有数据库,如欧盟安全门和海关风险管理系统,构建统一、可互操作的系统,提高非法产品检测和追踪效率。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新的人工智能网络爬虫,如已有的电子监控网络爬虫用于标记危险产品,未来还将推出用于检测在线市场潜在不合规产品的网络爬虫。
5、消费者赋能与合作
消费者教育与信息提供:通过实施生态设计要求,让消费者了解产品可持续性信息。支持 “培训培训师” 消费者专业计划,培养专业人员为消费者提供可持续购买建议。提议制定《CountEmissions EU》法规,提高运输服务碳排放透明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宣传:欧洲消费者中心网络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提高其对网购风险和维权机制的认识,特别是针对非欧盟贸易商。支持在线市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自愿合作,通过产品安全承诺 +、打击假冒产品谅解备忘录和欧盟互联网论坛等平台,促进各方共同打击非法行为。
双边合作与贸易措施:与进口货物来源国开展双边合作,通过项目对第三国卖家进行欧盟产品安全规则培训,与中国签署产品安全合作协议。评估第三国倾销或非法补贴证据,依据国际规则和欧盟法律采取措施,保护欧盟消费者和企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