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法应超越分歧,共同应对全球贸易挑战
香港《南华早报》2月16日文章,原题:面对自由贸易的威胁,中法必须超越分歧 最近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大使会议刚刚结束,欧盟不得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作出回应,并对关税表示谴责。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酝酿的贸易战使这个以全球权力转移为标志的时代变得更加动荡不安。
然而,与法国的关系已成为中国与西方关系的基石。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及其外交能力,使其与中国的关系成为塑造未来的关键。法国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与西方之间的重要对话者。最重要的是,法国为中法关系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将实用主义与战略眼光融为一体。
法国外交独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戴高乐总统执政时期,在他的领导下,1964年法国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大国。中法关系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的发展,与这种独立自主的大胆主张产生了共鸣。
许多西方国家发现自己既要与美国的强硬立场保持一致,又要寻求与北京的经济合作机会,而中法关系则体现了原则性接触与多方面合作的微妙结合。
面对“特朗普2.0”,法国对欧洲“战略自主权”的强调对欧中关系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法国总统马克龙认为,欧洲必须避免陷入中美二元竞争,主张采取独立、平衡的政策。
如果法国能够阐明并实施一种连贯、平衡的方法,就能使欧盟找到共同点,确保欧洲在与中国政府打交道时保持可信、统一的角色。
深化经济关系至关重要。作为法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法国航空、奢侈品和农业等关键产业的重要市场,而中国也对法国的基础设施、能源和高科技产业进行了大量投资。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法两国有机会建立一种不仅符合两国利益,而且有助于建设一个更加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的关系。问题在于两国能否超越分歧,抓住机遇。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